策略分享

Quant Agent:几句提示就做出年化 52% 的策略

由bq12wety创建,最终由bq12wety 被浏览 41 用户

  1. 先说结论

我只是跟 QuantAgent 聊了几句天、每次加一两个小条件,结果最后跑出来的回测年化收益率 60%+。 过程比点外卖还简单——点开对话框、打字、回车、等几秒钟。

  1. Quant Agent 是啥?

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会写代码、会调数据、还懂交易策略的“量化机器人”。 你只需要说出你的想法(比如“做一个动量策略,每天买涨得快的股票”),它就会自己写出可直接运行的策略代码,还能帮你回测、画图。

它不需要你会 Python、不需要你懂 SQL——当然,如果你懂,它也会玩得更花。

  1. 我是怎么一步步玩的?

1)登录 BigQuant 平台后,在首页找到 Quant Agent(智能投研助手)入口。这是你的“聊天框”——你说想法,它帮你写策略。

2)选择破净股策略

在下方的策略模板里找到 破净股策略,点一下。

破净股 = 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股票,很多人用来寻找被低估的公司,是价值投资者关注的标的。

点击后,Quant Agent 会自动在输入框中填好一段策略描述,比如:

破净股策略:价格小于每股净资产,非st,无风险警示,非停牌股,上市时间大于252天;5日调仓,持股10只;按总市值升序排序

3)点击右侧发送按钮。

Quant Agent 会自动:

•	写出完整可运行的策略代码

•	配好数据抓取、选股、调仓逻辑

•	加好绩效分析和画图模块

你不需要写一行代码!

4)系统自动回复的策略示例

策略逻辑概述

本策略旨在发掘被市场低估的“破净股”投资机会。核心思想为:

•	选择市价低于每股净资产(PB<1)

•	非ST、无风险警示、非停牌

•	上市期满一年以上的股票

•	每5个交易日调仓一次

•	每次持有市值最小的10只破净股(按总市值升序排序),等权分配仓位

期望在市场修复低估时获取超额收益。

数据需求

1.	股票日线行情及财务因子

•	日期

•	股票代码

•	收盘价

•	每股净资产(bps_lf)

•	市净率(pb)

•	总市值(total_market_cap)

•	上市天数(list_days)

2.	股票状态

•	ST 状态(st_status)

•	风险警示(is_risk_warning)

•	停牌标记(suspended)

指标/因子计算

•	筛选标准:

1.	pb < 1

2.	st_status = 0

3.	is_risk_warning = 0

4.	suspended = 0

5.	list_days > 252

•	按总市值升序排序,取最小的10只股票。

5)一键运行回测

点击运行按钮,平台会自动抓取数据并开始回测。几秒钟后,你就能看到:

策略源码:https://bigquant.com/square/ai/46c8d938-64ed-8e94-b9f8-a3dd7cfebb3c

这个策略在做什么?

它会自动在全市场找到那些“股价比账面价值还便宜”的公司(PB<1),再从中选出市值最小的10只股票,平均分配资金,持有5个交易日后重新筛选。

为什么这样选?

•	便宜:PB<1 意味着股价低于账面价值,可能存在低估。

•	小市值:容易被资金推动,涨起来更快。

•	定期换仓:不断捕捉新的低估机会。

优点

•	选股逻辑直观易懂

•	自动执行,不用盯盘

•	有机会抓住价值修复的反弹

潜在缺点(结合近两年A股情况)

从收益曲线可以看到,2024年末到2025年初有一段明显的快速上涨,这可能与当时金融、周期类板块(其中不少是低PB小市值股)集中上涨有关。

•	如果未来市场风格切换,比如转向高成长、大盘蓝筹,这类低PB小市值策略的表现可能会明显下降。

•	近两年A股在经历2022年的低迷后,2023–2024部分行业(银行、保险、部分制造业)估值修复,这对策略有利,但这并不保证未来同样的上涨幅度会重复出现。

•	胜率53% 意味着几乎一半交易是亏的,只是盈利单的幅度更大,所以也要做好回撤心理准备。

一句话总结

过去两年,这个策略吃到了“低估值修复 + 小市值行情”的红利,但投资者要明白,市场环境变了,它的高收益率可能也会打折扣。

优化建议:限制单一行业权重

在实际运行中,如果某一行业(如银行)整体被低估,策略可能会一次性买入过多同类股票。

这会带来高集中度风险。于是,我给 Quant Agent 加一句提示:

“设置行业上限,单一一级行业权重 ≤ 30%”

这样它会自动在选股逻辑里增加行业分散约束,让投资更平衡,减少单一行业波动对策略的冲击。

策略源码:https://bigquant.com/square/ai/8f7faf1d-86f4-8924-23aa-1d5b453b5822

回测表现(至 2025.8.11)

•	年化收益率:52.58% → 53.10%(略有提升)

•	最大回撤:37.86%(无明显变化)

•	稳定性:在单一行业行情反转时波动略减小

回测显示,破净股池并没有完全被银行或单一行业垄断,因此加了 30% 行业上限后,持仓结构变化有限,收益曲线几乎重合。说明加了“单一行业权重 ≤ 30%”这个限制,并没有显著改变策略表现。

原因可能有两个:

1.	原策略行业集中度本就不高

2022年:疫情、地产债务风险、外部不确定性高,资金涌向低估值蓝筹(银行、保险等),破净股集中在这些行业。
银行、保险、地产、建筑材料、煤炭、钢铁等,都属于不同的一级行业。即使其中某一类股票占比高,也会被统计为不同类别,不触发 30% 上限。
2.	过去两年市场风格偏向低估值板块

2023年:市场弱势,资金继续抱团高股息、低估值股。
2024年下半年:政策宽松+经济预期改善,低估值金融和周期股集体反弹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即使均衡分散,也不可避免地重仓了金融等板块。

\

我后面也尝试过加一些其他条件,比如持仓集中、换手率限制、波动率筛选、20日成交额等等,但回测效果都没有超过最开始的版本。这个也很正常,因为有时候过多的限制会减少好标的的入选机会。

  • 破净策略本身就是一个极简的低估值选股逻辑,在过去几年市场风格偏向低估值周期股的情况下,天然契合行情。
  • 后续加的限制,反而会减少这一类股票的持仓比例,错过行情。
  • 说明策略优化不是加越多条件越好,要结合市场风格判断。

把策略回测时间拉长至2007-01-01:


策略回测指标解释:

指标 定义 常见参考范围 当前表现
累计收益率 回测期总收益百分比,本金翻了多少倍 >500% 长周期算优秀 4765.87% → 本金翻了 48 倍,长期复利效果惊人
年化收益率 换算成每年平均收益率 长期稳定 >15% 优秀;>30% 高风险高收益 24.17% → 中高收益,且回测周期非常长
基准收益率 同期大盘(如沪深300)的涨跌幅 过去15年大盘多在 50%~150% 区间 99.44% → 大盘翻倍,但远不及策略表现
阿尔法(Alpha) 扣除市场影响的超额收益 >0 稳定跑赢市场;0.5+ 强选股能力 0.22 → 有一定选股能力,但优势不算极端突出
贝塔(Beta) 策略波动与市场的相关程度 ≈1 与市场同步,>1 更敏感,<1 更稳 0.72 → 波动小于大盘,抗风险性更高
夏普比率(Sharpe) 单位风险的超额收益 >1 优秀;>2 非常优秀 0.78 → 收益相对稳定性一般,回报有提升空间
胜率 盈利交易占比 趋势策略 40%-55% 常见 55.16% → 盈利次数略多于亏损次数
盈亏比 平均单笔盈利 ÷ 平均单笔亏损 >1 长期能赚钱;>2 非常健康 1.45 → 盈利交易的平均盈利额高于亏损额
收益波动率 收益上下波动幅度 20%-40% 中等风险;>50% 高风险 29.72% → 中等波动,风险可控
信息比率(IR) 单位跟踪误差的超额收益 >0.5 较好;>1 稳定性高 0.05 → 跑赢基准的稳定性不高,可能依赖特定行情
最大回撤 高点到低点的最大跌幅 <20% 低风险;20%-40% 中风险;>50% 高风险 52.34% → 高回撤,说明中途会有较大波动期

总体点评:

  • 长周期高复利:18 年时间翻 48 倍,说明策略具备长期赚钱能力。
  • 风险不小:最大回撤 52% 意味着持仓期间可能经历“腰斩”,需要抗压心态。
  • 防御性较强:Beta 0.72,波动小于大盘,但胜率和盈亏比仍需提升稳定性。
  • 适合趋势持有型投资者:如果接受长期持有+中途大回撤,能享受复利收益。


\

{link}